微信
二维码
2024年09月21日 admin NBA 32 0

  4

  在 D 公司的4年--A

  在2004年的8月份米斯特队客场艰难胜出,继续向前迈进,正式进入米斯特队客场艰难胜出,继续向前迈进了前面所谈的 D 公司。

  离职后因为从原公司拿档案的一些事米斯特队客场艰难胜出,继续向前迈进,还和原公司的人事老大,一个台湾老女人发生了肢体的冲突。所有的离职手续都按程序办理,但是最后取档案材料时,她拒绝给我,并且谴责我为什么离职,并且用身体来攻击我。兄弟一直很老实,对女人的攻击实在措手不及,差点被侮辱了。或者有人不相信,但事实就是这样。这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你想不到的,但有人会经历过。

  进入 D 公司之前办理档案转移的间隔,去珠海玩了几天,算是告别旧生活,正式开始电源设计的职业生涯。

  D 公司在电源设计的领域,对新人来说,确实算是一个不错的去处,相信许多同志都知道,里面有不少牛人,工程师大多出自浙大,南航,几个老大要么是业内赫赫有名,要么是深藏不露,而且环境也非常 open,至少我在的几年内,没有感觉到工作/技术以外的事情影响到我。相反,公司会有很好的运动福利,我在那工作的后几年,陆续负责公司的乒乓球,羽毛球,足球活动,玩得是相当开心。我们那时的足球队,经常与外面的队伍踢比赛,鲜有败绩。

  几年的历程大概是这样的米斯特队客场艰难胜出,继续向前迈进

  初进公司,跟一个资深的工程师帮忙,做一个进行了半截的系列项目,半年后这位工程师离职,我接着做下来,然后还接触了一个 POL 项目,主要是在指导下调调电路,或自己理解下换换参数,测试一下,有时做些 rework 的工作,整理报告,发发文件什么的。

  一年后换到前面面试我的 X 小姐这一组,开始作为设计者的角色接触另一个系列的项目,当然大主意还是 X 小组指导我,但自己开始独立做不少事情。

  第3年开始接触部门新开的一个大功率项目,team 都没有太多经验,一切从零开始,对我来说,有几个月的时间做前期的 paper design,这是一段美好的经历。

  第4年,继续做这个大功率项目及其它小项目,同时带一位新进来的女生,顺便帮忙做部门的器件整理,案例整理等工作,给大家积累,自己也在积累。

  几年的时间很快过去,接触了不少项目,但完整做完的项目不多。值得欣慰的是,接触并参与了项目从前期设计到中期调试再调试,后面转工厂的各个阶段,并且能够通过不止一个项目的类似流程来让自己反复锤炼,逐渐提高。

  “

 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,技术或能力的提高也是这样,不好确定的是不知道啥时候算是质变,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尺,唯一能做的就是量的积累。树上的果子结多了,自然会落下来的。

  ”

  Open 的环境是相对而言,这里面只有有本事的人才会被人尊重,从现实的角度,才有可能升职加薪,否则日子也不太好过。而对我这样一个一把年纪却初涉电源的新人来说,如何混下去米斯特队客场艰难胜出,继续向前迈进?to be or not to be,总是个问题。

  前面提过,几年来在 D 公司总是会思考公司为什么会要我,虽然在定薪水时给我打了折扣,但这并不妨碍我的惊喜吧----进入电源界比较牛的公司,而且工资居然也在我低起点的基础上 double 了一下,另外还有些杂七杂八的福利保障什么的,像新闻联播前几天一直调查的一样,刚进去时,我很有幸福感,指数相当地高。

  综合起来,公司会要我,应有如下原因:

  A)虽然不是电力电子专业出身,但有一定的电子技术理论基础;

  B)虽然年龄大点,但反过来看有人生阅历,会更加珍惜这份工作;

  C)虽然考试不怎么样,但毕竟留下了一些刻苦,努力的印象,具有可塑性,有提高的潜力;

  D)公司急着招人,毕竟我前面做过几天电源,知道一些概念了。

  既然如此,那我进入 D 公司后,对应上面的4点要做的就是:

  A)把电子技术的基础尽快转到电力电子方向,具体就是转到手头项目的内容上;

  B)充分利用自己较强的文字组织能力,整理数据,写报告的能力。这很重要,后面会再细谈;

  C)继续在工作上刻苦低调,主动加班,人际关系上尽量友善,见谁都叫老师;

  D)证明自己,让公司觉得招我进来是正确的……

米斯特队客场艰难胜出,继续向前迈进

  5

  在 D 公司的4年--B

  在 D 公司差不多工作了四年,人生发生了很多的转折。生活上解决了单身,解决了住房问题,工作在某种意义也步入正轨,沿着一条向前的道路曲折而艰难地行进着。

  前面有提过的 ABCD,有意或无意地在实践中得以践行。回头总结一下,还是以 ABCD 来分吧。

  A

  在大学时学的专业是应用电子技术,算是对电路分析和模电有一定的了解。之后工作的几年基本上远离了电子这一块,读研对工作的收获除了文凭外,只能说是对控制理论有一定的理解。电力电子,俗点说就是做电源的,理论的基础需要的远不止电子技术这一块,虽然电路分析,模电是基础,其它象控制理论,热,磁,机构,可靠性,EMC 等也都是必不可少的。拓扑什么的倒不用怕,只要电路搞熟了,学起来无非是花点时间。

  D 公司在业界声名远扬,自然有其远扬的的根据。公司内部除了牛人外,还有前人及研究部门所做的各种各样,有浅有深的资料供我们来学习,另外,学术界的,比如 IEEE 的许多年会的论文在公司内部都可以自由地查阅下载打印,这就提供了一个学习的绝佳环境。

  

  所以在公司的几年时间内,除了项目本身的积累外,也陆续把自己当年的模电,电路分析课本仔细啃了几遍。过去学习的时候纯粹为了应付考试,N 多年后再读,完全是一个不同的境界,尤其与实际能结合起来的时候。不知这是教育的失败,还是自己当年学习的失败。

  除了这两点,D 公司在磁这一块有专门的研究部门,有资料可以看,有牛人可以请教,只要花点心思,想不提高都难。是以通过几年的理论与实践的积累,基本上算是跳到了电力电子这一块的领域,远谈不上精通什么,但至少可以遇事不慌了。

  2

  作为一个文学青年,以及当年做过专业打字员的经历,咱也得充分利用自己所长。接触的资料,读的资料很多,但如何能长久为自己所用,这也是个技巧。

  

  在 D 公司的几年内,记录或整理了很多资料的精华,以及项目设计的各种文档,调试的全程记录,甚至包括许多技术性的口头谈话的记录。而且我把这些东西都整理成了电子档,手记的东西要么扫描成图片,要么打字打出来。努力总会有收获,整理的过程其实也是自己再吸收,并思考提高的过程。

  时至今日,开始新项目或遇到一些问题时,还是可以把自己全手动整理出来的PPT 再翻出来,很快的速度,以图从中获得新的想法。

  1

  低调对我这样的入门晚,基础差的大龄青年来说,永远是必要和不可违背的,而与人友善,则是提高和生存的法则之一。在 D 公司这样的环境里,想不低调都不可能,周围的同事要么是学历高,要么是技术牛,要么是高富帅,要么是老婆漂亮,还有的是球踢的好,要命的是有的还几者兼顾。

  

  工作在这个群体中,默默地观察,默默地学习,而后能慢慢的提高,以缩短与他人的差距,似乎是不可选择的道路。

  在 D 公司的几年内,只要和老大或资深的同事谈技术的事情,我永远是叫着老师,或者在内心叫几声,然后纸笔侍候着,边谈边问边速记着要点。回去后,再根据要点回忆一下,更多的内容转记到一个大16开的笔记本上,再之后,晚上加班后作为休息,转记到电脑上录为电子档。或者这是一个笨方法,但对我来说,却是一个缓慢但有效的办法。技术的积累,还是一步一步扎实地好,窍以为。

  4

  在 D 公司的几年,从一个门外汉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设计工程师,尤其在 DCDC 这一块。虽然不敢说对公司做出多大贡献,但自我总结也不会羞对公司,至少可以说,我的付出配得上公司对我的付出。

  当然从更广泛的职业生涯角度来衡量,D 公司,以及身边的领导,同事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提高的平台,一个开放公平的环境,开辟了一条可以让我用来谋生的职业道路。这是无法精确计算对比的,这也是我内心深处对这家公司,以及公司的人时时心存谢意的原因。虽然已经离开这家公司几年了,但和当年的一些旧同事,仍然会偶而出来喝个酒打个牌什么的。当然因为公司间有竞争关系,大家都不会谈具体的项目或技术事情。

  2008年的上半年,结束了在 D 公司的职业生涯。离职的原因很简单,也很模糊。接到猎头的电话,介绍另外一家美资公司的职位,回头想想当下的工作,已慢慢陷入一个瓶颈。由于进来时考试成绩太差,属于降薪录用,D 公司特有的,或者共有的特征,就是光干活不谈员工发展,与公司体制有关,也与老大的作风有关,反正当时一些令人不舒服的情况是,新进来的浙大南航的硕士薪水比我还要高,而我却要时常帮他们解决个问题什么的,俗称 training一下。世间的事情往往不患寡而患不均,钱多少几百块不重要,但成语“朝三暮四”的道理却是深刻的。后来就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面试了,那家美资公司姑且称为 T 公司吧。面试的经过后面再谈,结果是几年的理论与实践积累派上了用场,还没离开面试的公司,HR 已暗示了 PASS 的信号。

  离开的心情很是复杂,确实有些不舍得,一个差不多4年的熟悉的环境,算上加班时间,总得有6年的时间了。但人总要往前走,要吃肉,要喝酒,房贷要还,父母要养,还不到停下来的时候。记得当时还写了一封声情并茂,荡气回肠的告别信,时至今日,当年的战友,烟友,球友有时谈起往事,还唏嘘不已......

  告别信的最后是引用的罗大佑的那首销魂的歌曲----告别的年代:

  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无色的你,

  阳光里闪耀的色彩真美丽。

  有声的无声的脸孔的转移,

  有朝将反射出重逢的奇迹。

  风轻轻的吹,

  夜沉沉的醉。

  道一声别离,

  道一声别离……

  6

  什么时候才不惑? ---从2008年至今

米斯特队客场艰难胜出,继续向前迈进

  2008,北京奥运那一年,从台湾的 D 公司转到了美企的 T 公司。

  T 公司作为比较纯正的美企,加上一百多年来被转卖 N 次的经历,注定会有不少的历史沉淀,文化的,技术的。后来去其美国总部的时候,看到 building 里面到处还是“Bell Lab"的铭牌,就象旅游看到了国家级文物景点一样,不禁驻足,自拍一张,以资纪念。Bell Lab 可是小时候在许多励志书上看到的。

  换了个公司,自然许多东西都变了,环境变了,上班的时间变了,企业文化变了,老板变了,人际关系也变了。变了,只有适应,无可选择,必须面对的现实。

  但不变的也有很多,庄主还是同一个庄主,只是换了个工作,老婆房子都没有换,至少8小时除外,还是过去的一切。另外不变的是工作内容还是差不多,过去的积累同样是现在的基础。

  在 T 公司也呆了差不多快5年了,漫长而又匆匆的一段时光。虽然头发理了光头,但依然掩盖不了日益增多的白发,时光啊,要不了几年,就要不惑了。

  在 T 公司的这几年,工作的角色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,从刚进来时适应期的东看西逛,到后面单刀猛冲,再接着领着一个兄弟,几个兄弟,从专攻一个项目,到同时应付大大小小近10个项目。过去一个人看自己的项目,基本是理论计算+实验室调试,大部分的时候在实验室,示波器前耗过,现在大多的时候只能在电脑前坐着,review , preview , report , mail,schedule , target,偶而进进实验室,不是出了大的技术问题,就是见了烙铁手发痒,修一下我的耳机。

  可惜了我一手好焊功啊,当年可是两把烙铁拆焊0402电阻,都不屑于用镊子的。

  接着文初提到过前段时间初面了一家公司,后来又拒了。为什么要电话面一下?回头想想,还是对技术的留恋,当前的角色不可能把大部分的时间钻研技术,而那家公司提供的可是技术专家的职位,啥不用问,也不用带人,这的确是一个诱惑,经济的因素倒是其次,因为还没有明确细谈这些。为什么后来又拒绝进一步现场的面试?只能说人年龄大了,有家了,动一动总需考虑许多,如果在那家公司,上班的距离可能从现在的 30KM 增加到 40KM,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更多,同样的工作强度下,意味着在家的时间会更少。

  而扭头看一下 T 公司,虽然所在的4年多里又两易其手,但在这里还是收获了不少,技术,经验,管理能力,多项目的应付,与多个部门的打交道.....总会有很多让人留恋和觉得值得继续努力的地方,终究还是有点舍不得。

  历史总是古代史好写,现代史没法写,所以关于 T 公司就不多说了。

  下面就发散一下思维,扯扯其它与 工作,进步,技术,努力,积累等相关的内容吧。

评论

精彩评论